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一個獸醫師之死

                                                                           動物收容所經常有幼犬被棄養,這也突顯,要做到零安樂的目標,
                                                                                       源頭的家犬絕育才是最重要的。(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16.5.24

桃園市新屋動物保護園區園長簡稚澄,使用動物安樂死藥物輕生,讓動物收容所的種種陰暗面,包括動物的處境、獸醫師的壓力浮出抬面。其實這些都是長久以來糾結的問題,只是改變總是緩慢。去年修法通過零安樂死後,很多收容所的帳面數字像變魔法一樣瞬間變好了,但代價是什麼她的離世令人不捨,她想要為動物做的事卻不能被忘記,因為沒有人應該為制度而消逝生命。

我曾經為了做一個收容所的報導,到過幾個收容所,訪問了幾位獸醫,我的心得是,如果可以選擇,應該沒有獸醫師會想到台灣的收容所工作。一位醫師跟我說,工作內容之一最讓他痛苦的是要定期勾選安樂死的動物,每當他走近,這些動物就會搖著尾巴跟他示好,到後來他甚至不敢看這些動物的眼睛。

有一次在某一家收容所看安樂死的過程,看著動物從安置的地方被帶出來,放上手術台,剛剛還活生生的動物,突然就走了。那一次的經驗到現在我還覺得很恐佈,而天天要面對這些的獸醫師,可想而知心裏的衝擊有多大。

那收容所暫時還活著的動物處境又如何?各縣市的落差相當大,我曾在一個位於垃圾場邊的收容所,在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的垃圾堆旁,發現鐵籠內關著一隻黑色虎斑(混種犬),右腳前端已皮開肉綻,鐵籠小到無處轉身,蒼蠅在四周圍繞,哀嚎聲在惡臭的空氣中傳送。其他動物就被丟在沒有燈火、滿是糞便的泥地。


勉強上路的零安樂,只是一場災難

因為不忍心動物被安樂死,許多立委多次修正《動物保護法》,安樂死的天數從7天延到12天,去年2月再度修法,廢止收容超過12天就可以安樂死的規定,並於兩年後生效。基於尊重生命,非常樂見這樣一個高道德標準的修法。

但收容所只是承受所有問題最末端的地方,如果前端的管理沒做好,繁殖場照樣丟狗、民眾依然任意棄養、收容所的空間及人力永遠不足、繼續把收容所設在荒郊野外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廢止安樂死,結果只會造成收容量爆增,衍生出更多疾病傳染、動物焦慮的問題。

收容所的獸醫師要面對的壓力也比以前增加,而且經常被民眾的冷血搞得很洩氣,有人把看家10多年的狗送到收容所,要換一隻年輕的狗看家,告知主人這狗可能會被安樂死也照樣棄養。也有人狗都養一年了,不想養帶來收容所還說是流浪狗。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達到長官要求的零安樂目標?

其實去前三讀通過的零安樂是勉強上路的,而農委會到現在還不講實話,簡稚澄的事被媒體刊出後,農委會才在前天發出新聞稿,指「預計」投入19億元改善容所措施。事實是,這19億預算的兩個計畫早在2013年、2014年就已經核定了。原本是希望這兩項計畫在2018年完成後,再來談零安樂死的可能。也就是說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零安樂法條時,農委會根本就沒有準備好。

時間回到立法院2013529日的協商會場,當天由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擔任主席,農委會動保科科長林宗毅是這麼說的:

「基本上,把「12日」刪掉是農委會努力的方向,坦白說現在各地方政府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此時把這個部分刪掉,可能會造成收容所擁擠,因為外面的檢舉、捕捉都還會繼續進來,造成擁擠之後,裡面的福利狀況真的會變得很糟糕。」

立委王育敏:請他們趕快改善。

蘇震清:沒關係我們可以訂定緩衝期,但總要跨出一步來做,如果我們把這個案子定下來,就可以逼縣市政府、行政單位未來要提出實際動作。

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全國的認養率都低於50%,我們會儘量往這個方向努力,但是把12天拿掉以後,究竟應該給多少緩衝期,請委員考量。

立委丁守中:這次縣市長選舉所提出來的政見,幾乎都是動物友善城市、動物友善縣市、零撲殺,現在我們配合修法,要求兌現選民承諾,你們擔心什麼?

王政騰:農委會去年就提出保護動物的大計畫,執行進度到107年,如果配合這個計畫把緩衝期訂到107

丁守中:107 年?縣市長都要重新選了。
王育敏:新當選的縣市首長都要卸任了。

林宗毅:報告委員,我們軟體的錢其實明年才會撥下去,那是包括執行人力的錢,讓他們聘到人力開始執行,其實第一年很快就滿了,大概……

立委林岱樺:好,可不可以兩年?


從源頭改善收容環境,零安樂才會有意義

也就是說,農委會是在立委要求下被迫接受要在20162月達到零安樂的目標,或許當時是想藉由給壓力,讓農委會快點改善,但立委修法後,大家開心慶祝,後續的配套究竟做得如何,就沒有人再過問了。

然後最神奇的事發生了,去年2月修法才通過,2015年比2013年,全國認養率立刻從40%大幅提高到70%,安樂率從40%減到10%。其中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雲林縣、嘉義市等縣市的認養率甚至達到八、九成。而台南市、高雄市、嘉義市更是早早在去年就達到零安樂了。

農委會及各縣市政府是不是應該交代一下,這麼神奇的效果是如何做到的?我們的收容所環境改善了嗎、人力足夠了嗎、專業管理落實了嗎?

實情是,為了美化零安樂的數字,各縣市發展出各種「因應」的做法,最明顯的是推動「代養制度」,就是把公立收容所的動物轉給民間收容所收養,但民間收容所的動物福利品質卻無從稽查。零安樂的漂亮數字背後,是不是反而讓動物在另一個不被注意的地方,過著更痛苦的生活?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提到,動物救援與收容所的經營管理,涉及動物福利、動物行為、獸醫與疾病公衛、公共關係...等專業領域,農委會長期漠視收容所專業管理與人力訓練。加上許多收容處所先天不良的惡劣工作環境,導致流動率高,陷入人與動物都痛苦的惡性循環。

這也導致台灣社會普遍對收容所存在負面觀感。一個經營管理良好的收容所,不僅是流浪動物的中途之家,更肩負生命教育。

陳玉敏強調,源頭控管才能改善收容所的處境,包括控管寵物繁殖買賣業、落實飼主寵物登記、透過普查家犬、家貓數量,改善收容所環境。收容動物零安樂,不是為了給縣市首長做業績,而是要看到改變的收容所,包括動物福利以及工作人員環境的改善。不這樣做,零安樂政策只是一場災難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