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六輕4.7期申覆駁回 環團:還應撤銷4.7期通過結論


彰化醫界聯盟張淑芬戴著防毒面具,請環評委員正視六輕排放
的揮發性有機物已造成人民健康危害,應撤銷六輕4.7期環差通
結論,並退回審查中的六輕4.6期環差審查。

(註:台塑不服於101年11月5日向行政院提起訴願,行政院於12月5日以審查程序應再究明為由,撤銷環評結論中有關將五項非製程排放VOCs的結論)。

‧朱淑娟/2012.9.27

環保署今環評大會續審「六輕4.7期申覆案」,雖然工業局認為不應加計其他四項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否則會影響投資。但環保署空保處堅持空汙只要有排放,不論從哪裏來都應納管,多數環評委員也支持空保處看法。環保署長沈世宏請現場委員投票,最後以96駁回台塑申覆案

得知投票結果,今天到場的彰化醫界聯盟楊澤明表示,六輕實際排放的所有量本來就應該納進來。人民不是反對六輕,是反對六輕未善盡社會責任,台塑應正視工廠對環境的危害以及人民的健康風險,提升汙染減量技術才能受到支持。

加計四項 六輕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年暴增1400公噸

今年83221次環評大會通過「六輕4.7期擴建案」,結論之一:「將燃燒塔(含異常排放)油漆塗佈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作業及歲修作業這四項所排放的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排放量納入六輕計畫排放總量。

而過去「六輕四期擴建計畫」環評結論VOCs排放總量每年4302公噸,並未有這四項。只包括下列七項:排放管道設備元件儲槽裝載設備廢氣燃燒塔(經常性處理製程廢氣)廢水處理場船舶發電機

100年為例,六輕申報的VOCs排放量是2339公噸,如加計這四項排放1133公噸、以及原低估的油水分離、燃燒塔 267公噸,總量應再加1400公噸。所以真正的排放量應該是3739公噸

VOCs是致癌物質,台大職衛所教授詹長權研究顯示,六輕設廠以來已對附近居民造成健康危害,六輕繼續提出4.6期、4.7期擴廠計畫並送環評審查(還有4.84.9),特別是VOCs排放每次審查都受到關注。

如果VOCs加計這四項排放量,距離環評許可的排放總量只剩563公噸,不利未來擴廠,台塑於83日向環保署提申覆,要求刪除這四項不計入排放總量

這四項VOCs是否列環評結論 關係環評法第17條「審查結論」的執行

今天會議討論重點在於「是否接受台塑申覆,刪除83日環評大會通過,加計油漆塗佈等四項排放的VOCs納入六輕排放總量」。

環保署長沈世宏雖一再強調,刪不刪除這四項對未來的空汙查核並沒有影響,因為不管刪除與否,只要有就排放就要算進排放總量。他強調,如果不刪除,就要背上阻礙開發的黑鍋,「我不要背黑鍋,我主張拿掉。」

工業局也附和,既然不影響執法,就不要把這四項VOCs排放納入總量計算,另外再用附註方式提醒六輕注意。雲林縣政府也表示,不論刪不刪除這四項,還是會納入總量計算,不會對排放視而不見。

多數環評委員也多圍繞在環評結論中納入這四項,是在「提醒」六輕要注意這四項VOCs排放,否則六輕會「不懂」。

不過以上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環評結論是否納入這四項VOCs排放,對六輕後續擴廠有決定性的影響依環評法第17條規定:「開發單位應依環境影響說明書所載之內容及審查結論,切實執行」。

也就是說,如果環評審查結論未納入這四項排放,即使六輕同意在繳交空汙費、或其他統計時納入所有排放量計算。但如果提出擴廠環評審查,依環評法規定就不能將環評結論未納入的那另外四項算進去,否則台塑為什麼要這麼在意提申覆?

環評委員:所有排放本來就應納入

今天幾乎所有民間學者環評委員都認為,雖然過去六輕環評時VOCs總量只有七項,但日後發現有新的排放項目,本來就應該納進去。

而且今年83221次環評大會都已經納入那四項,`環評委員龍世俊表示,一旦刪掉居民會質疑環保署在為六輕護航,「這才是環評委員在背黑鍋」,如因為影響不大就不要刪除,再引起另一場爭議,地方居民反彈沒完沒了,影響會更大。

雲林縣副縣長施克和表示,事實上六輕可以減少排放的空間很大,例如貯槽從固頂改成內浮式,就可以減少許多排放。工業局不輔導業者改善才是在排擠外資。

環評委員林慶偉認為應從六輕減量去施力,如果刪除那四項,六輕就不會去找更好的產品替代,不刪除對產業才是幫助。其他委員也認為,應從永續原則去推動綠色經濟,過程如有新事證,環評就可以重新思考(加入新的四項排放源)

環保團體:撤銷4.7期結論 退回4.6期審查

今天審查會前彰化醫界聯盟、雲林縣環保聯盟、雲林淺海養殖協會等環保團體多人在場外抗議環保署接受申覆案,而環保署表示上次開會已讓人民充分表達意見,今天不再開放。環保團體持續在場外抗議直到會議結束都無法入場。




楊澤民、雲林縣環保聯盟理事長張子見、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等人在場外抗議環保署違反程序,根本還沒進入閉門討論階段,就不准人民進場,違反自己訂定的旁聽要點。彰化醫界聯盟張淑芬、吳君貞不斷跟環保署人員以及在場警察計較,聲淚俱下,張淑芬還下跪請總統救救人民的空氣,場面十分感人。

環保團體強調,六輕VOCs排放嚴重低估,實際排放量已超過核定總量,環保署不只應駁回4.7申覆,而是要撤銷4.7環評差異分析通過的結論、並退回審查中的4.6環評差異分析審查。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果從因生」 從源頭減少放生、護生爭議


從注重動物福利做起 就能減少放生、護生的爭議

‧朱淑娟/2012.9.26

「放生」的原意是「護生」,希望救援受到被禁錮、暴力、危險、不幸的動物。但時代變遷,人心改變,有些放生變成大型商業行為,悖離護生的原意,導致放生變成一個可能造成更多動物痛苦、危害生態環境的行為。

但另一方面有人堅信放生的護生價值,贊成、反對始終爭議不休。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今天在「積極護生方案國際研討會」中提出「果從因生」觀念,認為只要從源頭做好環境、動物福利、保育,需要救援的動物自然減少。

從注重動物福利做起

朱增宏說,一談到「動物保護」,台灣人立刻有「愛或不愛」的刻板印象,但愛與不愛是個人選擇,不是動物福利。動物福利工作的目的在於減少遭受痛苦的數量、減少痛苦程度及時間,也就是「對於生命個體的理解與關懷」。

而「動物倫理」要考慮他者的生命品質,培養對生命的同理心,去設想他的生命品質是什麼。1992年英國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認為,動物有滿足生理、環境、行為、心裡、社群、以及免於恐懼、不舒適、饑餓、表現正常行為的自由。

而人類必須使用動物時要注重牠的福利並善待他,同時思考使用動物的目的、必要性、手段是否適當、有沒有替代性等等,衡量使用動物對人類的利益以及對動物的傷害是什麼。例如吃雞蛋,如果你吃的雞蛋來自可能造成雞痛苦的飼養方式,你可以少吃一些蛋,減少動物的痛苦。

但不是給動物好的福利就可以殺,而是當你還救不了時,就要減少動物的痛苦。例如目前還有80%的人吃肉,就要推動健康的肉品,因為這表示動物對待是比較好的。但還是要不斷去突顯動物的痛苦,讓更多人減少肉食。

香港--放生的威脅

朱增宏表示,放生行為包括獵捕、買賣、放生等三個過程,如果沒有放生需求就不會有捕捉、甚至繁殖去買賣,而放生動物也會影響其他動物的生存問題。但鼓勵放生者不去管這些問題,並強調放生物種的未來視其個人因緣。

香港嘉道理農場既植物園 Dr. Gary Ades表示,放生影響層面相當多,包括動物來源地的生態影響,如過度捕捉可能影響當地族群及食物鏈,香港就發現有人從中國捕捉動物到香港放生。

而把動物放生到不適合的地方,動物可能無法適應新環境而死亡。或放生外來種與本地種競爭。此外一些不當行為反導致動物死亡,2006年發現一隻烏龜殻上被刻了「放生」兩字,導致龜殻破裂引發肺感染而必須安樂死。

Dr. Gary Ades說,長途運輸的擁擠易導致動物受感染而傳染疾病。香港流行放生雀鳥,但經查進口數量卻非常少,當地也沒有持牌的養殖場,猜測可能是走私進入香港。走私繞過應有的健康檢查,增加疾病風險。

中國--商業放生 慈悲心變產業鏈

中國北京綠十字綠野方舟理事長于鳳琴說,放生本意是培養慈悲心,卻演變成產業鏈。20082011年她在中國天津訪調發現有許多喜鵲,原來許多人認為放生喜鵲會招來喜事,於是下定單,店家就依客戶需求再向捕鳥人下訂單。

中國許多城市都有放生行為,于鳳琴看過最大規模有18輛遊覽車,中港臺的信眾都有。這麼大的放生量很有市場,於是就有人專門做放生動物、放生魚 鳥、烏龜。她強調:「這是一條罪惡的產業」,造成動物傷害、以及人心的貪念。

美國紐約佛恩寺常住本空法師1969他在臺北美國學校念高中時曾到台北木柵某道場,看到道場有養雞覺得很奇怪:「出家人不是吃素嗎?」有法師跟他說,只要有一點錢就會到市場去買快要被殺的雞,讓牠在這裏自然生存。

本空法師認為這種傳統放生方式真好,但到了現代社會,卻演變成大型、定時放生,引發破壞生態、虐待動物的爭議。

改變做法才是佛教徒的專業

朱增宏指出,從佛教觀點來看人都難免有五蓋等習性,堅持某一種動物工作或堅持某一個主張。但應該讓自己保持開放的心靈,接受自己所堅持的可能是錯的。

「放生、護生目的都是要對動物好,如果放生不好,是不是還要堅持放生?其實改變做法才是佛教徒的專業。」他認為,佛教的專業在於體會實踐其中的無常、無我、緣起性空。人一出生就分秒走向死亡,這是無常。但在這不斷的無常中,覺察如何利益他者,就是無我。改變原有認知以至更有益他者,這個過程就是

(名詞說明/朱增宏)
救援(rescue)將動物從禁錮、暴力、危險、不幸等情境中解救或釋放
收容(shelter)將動物安置在某個地方保護,免於不利情境
庇護(sanctuary)最好的庇護是讓牠回到原來的家
專業(profession)從事一項工作必須學習的知識、技巧或能力
倫理(ethics)以動物福利為例,指面對動物苦難時去反省結構性問題、思考如何解決以及採取的方法,而倫理可以成為行動的指引。

贊成放生:放生兼具保育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生命關懷委員會許瑞助認為,放生的出發點是尊重生命、愛護環境,也是護生的一部分。把眾生從市場買下來,包括放生地點、運送、設備、放生地點的潮水、鹽度、溫度、放生方法等都要評估,就能兼具護生與保育。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曾晴賢認為,放生不是壞事,要注意做法是否洽當。他提供幾個放生與保育並重的原則:不要干擾自然平衡、不要放外來種、人工增殖放流應以瀕危物種為主、盡量不要放肉食性魚類、不應在湖泊放生或放流。 

美國--護生取代放生

美國紐約佛恩寺常住本空法師提倡以護生取代放生。他提到,紐約中國城在東河,常有中國人買巴西烏龜放生到東河,但東河是咸水,烏龜經常會鹹死。有人在東河散步看到就救起來放到中央公園,但冬天冷烏龜又會凍死。

曾有人把小烏龜放道場門口,本空法師不知如何養,上網發現「紐約烏龜協會」, 雙方有了合作計畫,當他們每年將康復的烏歸放回大自然時,道場就為烏龜做放生儀式,並捐贈食物、藥物、設備給這個協會,以此來改變放生習慣。

另一個例子是很多美國人吃「動物的肉」,但無法直接連想這是活生生動物的肉,美國有些農場養動物,目的就是讓人去看動物,瞭解後就會比較少吃肉。感恩節時改變做法,不吃火雞,而是帶很多東西去飼這些動物。

放生救援受傷康復的動物

臺北市野鳥學會搶救受傷野鳥多年,發現很多鳥是因人為干擾、環境污染或棲地破壞而受傷,發起救治傷鳥是護生的一種方式,希望傷鳥在經過適當醫療後,能再回到自然界生活。也希望宣導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環境的觀念。

香港的嘉道理農場既植物園也有動物拯救中心,開始跟佛教團體合作,放生康復的雀鳥,代替購買,兼具護生並讓動物獲得應有的照顧。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環境汙染如何解 鋼鐵工業還要再成長

許多農地旁都可看到爐碴堆置,有些還混雜集塵灰,
無力處理卻還要再擴張鋼鐵業,這是誰的共業?

‧朱淑娟/2012.9.24

環保署今天第四度審查經濟部工業局所提「鋼鐵工業政策環評」,由於煉鋼產生的集塵灰、爐碴等環境問題無力解決,再加上製鋼業的高汙染、高排放特性,直到今天各界對台灣是否要繼續擴張鋼鐵產業多所保留。

然而在質疑很多、但討論很少的情況下,環保署今天結束鋼鐵工業政策環評小組審查,主席、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請工業局配合環保署爐碴填海造島政策,並在1036月前清理完暫存集塵灰、提升排放效率,修正意見後送環評大會確認,然後就可能通過了。

工業局所擬的「鋼鐵工業政策」,主要以國內「粗鋼」供需為主,提出高、中、低成長三個政策方案(都是成長方案),並建議採「中成長方案」,預估到2025年,台灣粗鋼需求量每年3175萬噸,還缺少515萬噸

粗鋼自給率的爭議

由於鋼鐵產業高汙染特性,政府對鋼鐵發展的定調是:「以自給為主」,不過這個所謂的「粗鋼自給率」類似去年國光石化環評時「乙烯自給率」的辯論,因為這3000多萬噸粗鋼雖是供給國內做金屬製品,但約三分之一製品外銷,這樣能不能稱為「粗鋼自給率」?還有很大的爭議(跟乙烯一樣應該是不行的)。

而鋼鐵業的能源使用、水資源需求、二氧化碳排放相當可觀,又會產生集塵灰、爐碴等廢棄物,並排放戴奧辛、多種重金屬,對環境、健康風險衝擊大。工業局預估鋼鐵產值每年約2600億元,外部成本就高達670億(還可能低估)。

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今天到場反對鋼鐵業再擴廠,甚至還應該逐年下降。她表示,台灣目前人均用鋼量784.4公斤,全球第二,僅次於韓國 1156.6公斤,工業局說鋼鐵業是經濟力的指標,台灣的經濟有全球第二名嗎?而鋼鐵是能源密集產業,為何要增加產量?

鋼鐵業環境代價何其大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也認為台灣鋼鐵業應以「零成長、汙染減半」為目標。首先應回顧台灣過去發展鋼鐵業造成的代價,光是粒狀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鋼鐵業一年就排放27000多噸,佔高雄前20大汙染源的32%,且尚未算戴奧辛。
 
另外鋼鐵業廢棄物數量龐大,爐碴、集塵灰未妥善處理,堆置農地附近影響農漁業安全,揚塵也更加巨空汙問題。王敏玲強調:「只有在空汙改善前提下,才能談鋼鐵發展。」

環保署土基會:應提出爐碴、集塵灰解決方案

環保署土基會組長楊鎧行也認為,希望政策說明書中能針對過去鋼鐵業發展對台灣環境影響找到解決對策,但始終沒看到具體承諾或解答。環保行政機關早已疲於奔命應付爐碴、爐石的汙染案,甚至爐碴再利用暫存場址造成的空汙事件也演變成政治問題,但始終沒看到解決方案。

他強調,土基會只希望知道未來還有多少爐碴、集塵灰會留在國內、用途為何,不是只說「妥善處理」就好了,事實上目前很多案件都是在妥善理後、但卻違法用於環境中,究竟市場在哪、去處在哪?如果能在政策說明書中提出具體的量化說明,確定這些去處沒問題,自然會解答大家的疑慮。

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鋼鐵業過去追求經濟發展有許多環境問題,談發展前應考量環境、經濟、社會、永續,但針對這些說明書還是輕描淡寫。

工業局回應,集塵灰是有害廢棄物,爐碴是一般廢棄物,爐碴有問題是因為過去集塵灰沒有處理設施,與集塵灰混在一起才會有問題,但這些都是以前發生的。 目前集設施已輔導台灣鋼聯成立設施,現每年可處理2728萬噸,產生量22萬公頓,已超過產生量,預估105年可將暫存部份處理完。

爐碴、爐石將推動填海造島?

針對爐碴無法妥善處理的問題,環保署今天結論之一是請工業局配合環保署的「填海造島」政策,但並未進一步討論目前五項爐碴(脫硫碴、高爐石、轉爐石、氧化碴、還原碴)那些適合造島、那些不適合,在那裏造島、用量是多少?

此外包括粗鋼自給率計算、廢棄物汙染問題、空汙等排放如何減量、以及鋼鐵發展定位並未進一步討論,相當可惜。鋼鐵政策牽動台灣是否要再繼續賺這種汙染錢,爐碴堆置汙染作物,如果沒有能力處理,有什麼資格談發展。另一方面,如果不要這種產業,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填補經濟空缺。這些都應該好好討論,而不是就這樣草草通過。

各種爐碴年產生量(353萬公噸)
名稱
年產生數量(萬公噸)
脫硫碴
         37
高爐石
         15
爐石
          150
氧化碴
                               108
還原碴
                                 43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台塑告莊秉潔民事第四次審理 台塑還提不出完整檢測數據

(圖為今年五月第一次審理拍攝)

‧朱淑娟/2012.9.20

台塑六輕內兩公司告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案,民事部分今(2012.9.20)在台北地方法院第四度審理,對於台塑提告莊秉潔言論是否具「真實惡意」,雙方認知無焦點。而法官一再要求台塑公司提出「煙道檢測資料」這次還是沒提供,雙方來來往往幾乎沒進展,排定1123日下午四點進行第五次審理

台塑六輕內的台化纖維公司、麥寮汽電公司,20123月依民法第184條、195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對莊秉潔提起民事訴訟,求償4000萬元,並要求在4個平面報紙頭版刊登道歉啟事,另依刑法310條控告加重誹謗罪。(刑事部分201266日已做出不起訴處分)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你知道買的雞蛋是怎麼養的嗎?動保團體推「雞蛋生產系統標示」

  自然放牧蛋雞,無籠,雞可在室內或室外活動,可砂浴、覓食、抓扒
(圖/動物社會研究會)

‧朱淑娟/2012.9.11

蛋雞飼養方式有很多種,如何飼養成為雞蛋品質的關鍵。但消費者在通路購買雞蛋,卻因標示不清無從選擇。今天立委田秋堇、李桐豪邀農戶、動保團體舉行公聽會推動「雞蛋生產系統標示」。但農戶看法不同,最後達成共識暫不強制標示,由業界自發性推動,一個月內農委會將開會討論如何標示以及稽核制度。

四種飼養法 雞蛋品質大不同
 
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雞蛋生產方式約有四種(),國際間也多以此標示:格子籠飼、平飼、放牧、有機。歐盟從2012年元月1日起,基於公眾健康及動物福利等理由,立法規定市售雞蛋須標示屬於何種飼養系統。

()
飼養方式
特色
格子籠

在約A4紙張大小的籠子裡關了2~4隻雞,窄小空間導致牠們互相踩踏,多數雞一輩子不曾走踏地面,更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母雞終生被迫下蛋,無法展現任何自然行為。農場在飼料裡添加各種抗生素預防疾病,而為了加速產蛋率,通常以禁食手段逼迫雞隻換羽、代謝以繼續產蛋。

平飼

比格子籠較進步的方式,無籠,但雞只能在室內活動,有的完全密閉、有的有自然採光。雞可覓食、抓扒。

放牧
無籠,雞可在室內或室外活動,可砂浴、覓食、抓扒。

有機
放牧方式加上使用有機飼料


研究指出,食用動物如受到良好對待,人類食用就會比較健康、安全。格子籠飼養環境較擁擠,導致蛋雞緊迫、腸道較易感染病菌。美國加州規定2015年後境內不得販賣籠飼雞蛋,理由就是:免於增加暴露於沙門桿菌等病原的機會。

研究會八月調查通路就發現,各式各樣的標示相當混亂。飼養法的標示例如:水濂式密閉恆溫養殖場、使用德製養產設備、採高床式養殖生產、中央電腦控管現代化雞舍…等。標章的標示則有:TAP產銷履歷農產品、CAS優良農產品、人道飼養、花蓮無毒農業、安全農法。很難看出這些標示的意義何在。

朱增宏表示,台灣目前99%蛋雞以格子籠方式飼養,推動標示並非要立即禁止格子籠飼養,而是 「標示本來就是應該的」,既然有各種多樣化的飼養方式,這些特色更應該消費者了解,這才符合「食物民主」的理念。

或許人道飼養雞蛋比較貴一點,但朱增宏強調,很多消費者願意一年多花三、五百到一千元購買這些產品,問題是消費者不清楚有什麼新的生產方式,被迫無從選擇,連吃一個蛋想盡點心力都沒辦法,導致轉型的雞農更弱勢。

英國盒裝蛋在包裝上有清楚標示蛋雞生產方式,便於選購
(圖/朱淑娟)

推動人道飼養農戶:贊成標示

公聽會中多數推動人道飼養的農戶支持應標示飼養方式。「花蓮無毒農業示範戶」吳國民養蛋雞已20多年,養雞是我從小的夢想」,他目前以三公頃地、用完全放牧方式養了500隻雞,這些雞吹太平洋海風、喝山泉水、吃綠草長大。

雖然自然放牧雞的損失比較多,但為了消費者健康,他堅持採用無毒的飼養方式,他希望這些特色都能透過標示讓消費者了解,讓蛋農有保障。

彰化「桂園自然生態農場」蔡桂輝說,全放牧、平飼、籠飼各有優缺點,家裏也提供各種飼養法供消費者選擇。平飼強調小雞不用打疫苗、不用保溫。他希望政府能協助願意嚐試新方法的農戶,但他感覺「農友很積極,政府不友善」。

「鄉庭畜牧場、花蓮放牧無毒好蛋產銷班」班長張進義說,東海岸的雞農很辛苦
,「我們很有心、很認真做,我們沒有要求什麼,也不要去說什麼蛋好不好,只希望政府給我們這樣的養法一個標示。」

格子籠飼主:反對標示

另一方面採用格子籠飼養的農戶多反對標示,主要的擔心有了標示,接下來是否要推動禁養格子籠?養雞協會副理事長蕭清泉表示,蛋價是一個問題,頂尖消費者只是少數,希望體會雞蛋產業的困難,標示不是最重要的工作,「重要是經濟弄不好,一顆蛋賣四元,大家都買不倒了(買不起)。」

中央畜產會秘書長馮誠萬也要求不要強制標示。養雞協會顧問黃次洋則說,歐洲
1990年供應商就說2020年不能養格子籠,表示歐盟要推一個政策花了10多年才做決定,「假設格子籠通通不要,這是毀滅性的問題」。

朱增宏則再強調,相較於其他飼養法,格子籠飼養法本來就較不符合動物福利,標示是對大家都有利的事,而且現階段只談標示,不是要廢止格子籠飼養,讓消費者有足夠資訊選擇,也鼓勵支持非格子籠業者願意轉型的意願。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朱慶誠回應,將協助友善蛋雞飼養業者提高產品能見度,但認為雞蛋不宜由官方強制生產系統標示,可先由產業自發推動。而且他還說國外很多都由獨立公正單位負責稽核,不應該由政府負責。不過田秋堇對他這個說法很不滿:「標示要讓人民有信心,不論委託誰,就是政府要管。」在場業者對農委會的態度直搖頭。

格子籠飼養法(圖/動物社會研究會)

平飼飼養法(圖/動物社會研究會)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大埔張藥房等四戶土地徵收案未解決 要求吳副總統兌現承諾

圖/鐘聖雄

‧朱淑娟/2012.9.5

(前言)
一○年八月十七日,針對苗栗大埔毀田事件,時任行政院長的副總統吳敦義承諾,區段徵收範圍內未申領抵價地者,「所有建物及基地原位置保留、農地集中規畫」。但兩年後的八月七日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委員會決議,其中四戶被認定無法保留必須全部或部份拆除,引發民間質疑副總統承諾跳票。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全程參與一○年八月十七日的協商會。他說:「副總統、苗栗縣長劉政鴻當場對農民拍肩握手再三保證,還白紙黑字寫下會議紀錄,如果這樣還不能相信,那人民不知道還能相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