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八月起全國30個空氣品質測站 增設PM2.5手動監測設備

‧朱淑娟/2012.6.26

環保署在2012514發布,將細懸浮微粒PM2.5納入空氣品質標準,以10年時間達到24小時平均值35微克/每立方公尺年平均值15微克。從今年8月起在全國30個空氣品質測站增設手動監測設備,未來判定是否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是以手動法為主,同時建立本土化PM2.5監測技術。

而目前環保署的空氣品質測站用的是連續自動監測法,用手動法監測的數值會比自動監測法少30%。例如目前台灣 PM.5 濃度年平均值 31 微克/每立方公尺(自動),如採取手動就掉到 20.8微克。

外界批評採用手動有美化空氣品質之嫌,但空保處處長謝燕儒表示,手動監測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監測法,各國都採取手動數值訂定標準,但手動監測只能做到每3天一次,因此還是需要即時自動監測提供民眾預警。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簡任組長巫月春表示,每個縣市至少選擇一個測站裝設手動監測器,總計30台。採樣方式是:採樣之前濾紙先經36小時調理、檢測器啟動後經一段時間篩選,將粒徑小於2.5的微粒收集後用濾紙擋下來,連續採樣24小時,後面有一個流量計去計算通過多少體積的空氣。

檢測環境經品保措施,室內溫度控制在攝氏2023度之間,24小時變化小於正負2度。相對濕度控制在3040%24小時內相對濕度變化控制在正負5%以內。採樣完成後再將濾紙收回實驗室。

然而30個檢測點能否足以代表全國PM2.5濃度、手動監測與自動監測之間的數值差異比對為何、是否能達到減量目標未來還有待觀察。

原本現在使用的空氣汙染指標(PSI, Pollutant Standards Index)是由七種污染物監測所得,包括:總懸浮微粒PM10(粒徑小於等於十微米的懸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加計PM2.5後汙染物增為八項。

依空氣汙染防治法第二、五、六條規定,每三年修正「汙染防治區」是否符合空氣品質標準,因此三年後民眾才能第一次得知所住地區的PM2.5是否符合標準。

環保署未來也計畫將現行的空氣汙染指標改為「空氣質量指數」(AQI, Air Quality Index),是一個較具有健康概念的進步指標。而 PSIAQI的差異就是AQI加計了PM2.5是一個比較進步的空氣品質立法。

沒有留言: